載譽歸來的思考
2009-05-07 08:56:21
閱讀量:236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4月24日,我和水利水電局老干部張金煅隨縣委老干部局辦公室毛忠海主任一起,參加市委老干部局召開的全市老干部宣傳調研信息工作會議暨《第二青春》優秀通訊員表彰會。會上,我們天臺有雙重表彰的成績,也存在后繼乏人的問題,應引起深思。
有喜有憂的實際情況,清楚地告訴我們,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征文中,我縣老作者寫出了一批佳作,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而且有兩人獲得雙重表彰。這里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天臺的改革開放業績,顯得十分突出。二是老作者及時抓住重大題材、典型的材料與深刻的主題,將改革開放后的偉績凸顯出來。至于存在的問題也不難解決,我認為縣委老干部局領導應重視、加強對老年通訊員隊伍建設,擴大宣傳報道信息員隊伍。如在《天臺報》“老人天地”專版經常發表文章的老通訊員,在老年大學就讀的優秀學員作品,縣老協、縣機關老協及各老協分會的秘書、信息員等,可建設一支較大規模的老年骨干通訊員隊伍。對此,毛忠海主任已在籌劃準備。古語云:事在人為。天臺山人杰地靈,離退休干部、教師、職工隊伍龐大,又有養老金、退休工資保障,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心態有益于健康長壽。今年是共和國六十華誕,《第二青春》將開辟“軍功章的故事”、“革命回憶錄”、“往事難忘”等專欄征文,我們都是親歷者,值得憶寫一下。我雖在改革開放征文中位列榜首,但早成昨日黃花,只有加倍努力,多作貢獻!(張谷清)
我們從有關老領導和其他領導同志在會上的發言中獲悉,天臺主要有這樣的成績: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有獎征文”活動中,經領導及專家評委會嚴格評審,張谷清的《30年圓了我家三代大學夢》等三篇榮獲一等獎。陳維的《我為“上三高速”喝彩》等六篇榮獲二等獎。張金煅的《拂堤楊柳醉春煙》獲三等獎。全市征文作品達100多篇,發表50篇,獲獎24篇,有的縣(市、區)發表六七篇,獲獎只有一二篇,表揚天臺縣“發表四篇,獲獎三篇,獲獎率最高。”而且一等獎、二等獎的首篇作品都是天臺縣的,說明文章質量較好。但在《第二青春》優秀通訊員表彰中,椒、黃、路三區和溫嶺市各有四五人,而天臺縣只有張金煅和我兩人。這說明各縣(市、區)不平衡,我們落后了。市委老干部局領導在報告中說,希望各縣(市、區)的骨干通訊員能有10人以上,加上市直單位,全市能有百名骨干通訊員。
有喜有憂的實際情況,清楚地告訴我們,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征文中,我縣老作者寫出了一批佳作,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而且有兩人獲得雙重表彰。這里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天臺的改革開放業績,顯得十分突出。二是老作者及時抓住重大題材、典型的材料與深刻的主題,將改革開放后的偉績凸顯出來。至于存在的問題也不難解決,我認為縣委老干部局領導應重視、加強對老年通訊員隊伍建設,擴大宣傳報道信息員隊伍。如在《天臺報》“老人天地”專版經常發表文章的老通訊員,在老年大學就讀的優秀學員作品,縣老協、縣機關老協及各老協分會的秘書、信息員等,可建設一支較大規模的老年骨干通訊員隊伍。對此,毛忠海主任已在籌劃準備。古語云:事在人為。天臺山人杰地靈,離退休干部、教師、職工隊伍龐大,又有養老金、退休工資保障,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心態有益于健康長壽。今年是共和國六十華誕,《第二青春》將開辟“軍功章的故事”、“革命回憶錄”、“往事難忘”等專欄征文,我們都是親歷者,值得憶寫一下。我雖在改革開放征文中位列榜首,但早成昨日黃花,只有加倍努力,多作貢獻!(張谷清)